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手写_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 教学目标
3、 使学生体验统计的过程,掌握统计的方法,会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4、 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5、 教学重点
6、 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统计的方法,体验和感受整理数据的过程。
7、 教学难点
8、 观察统计图,回答提出的问题。
9、 教具准备
10、 投影片、图片
11、 教学过程:
12、 一、谈话。
13、 (1)同学们,新年快到了,我们布置教室需要一些气球,你们说是哪种颜色的气球可以多买一些?
14、 红色黄色绿色蓝色
15、 (2)学生自由发言
16、 问:多买的依据是什么?
17、 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18、 (3)让我们来统计一下吧
19、 二、制成条形统计图。
20、 (1)你想用什么方法记录?
21、 红色黄色绿色蓝色
22、 (2)统计,制成统计图
23、 (3)回答问题
24、 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名同学。
25、 喜欢()颜色的人最多?喜欢()颜色的人最少?
26、 如果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他最有可能喜欢()颜色?
27、 布置会场,多买些什么颜色的气球比较好呢?
28、 三、实践活动:
29、 每一位同学调查本组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
30、 动画片体育比赛电影新闻
31、 做一次统计
32、 四、总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33、 教学内容:
34、 信息窗3
35、 教学目标:
36、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退位)。
37、 教学重难点:
38、 “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 的问题是本课的难点。
39、 教具准备:
40、 挂图、小棒、计数器
41、 教学过程:
42、 一、复习导入
43、 1.口算练习:
44、 25+10= 16+8= 27+7=
45、 15+6= 35-25=
46、 2.20-8=?引导学生初步理解“退位加十”。
47、 二、新授
48、 (一)观察情境图
49、 通过同学们的努力,回收了许多的废旧物,咱们一起来看看统计的结果。
50、 (二)教学红点标示的问题——(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口算)
51、 1.“二班收的电池比一班多几节?”
52、 (1)根据这个问题,你能找出哪些与问题有关的信息?
53、 (2)你认为可以怎样列算式?(24-8=)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4-8不够减,怎么办?
54、 (3)你能用学具摆出来吗?同位俩互相合作,在全班进行交流。
55、 (4)你认为可以怎样计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56、 (5)集体交流,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更好?说说理由。
57、 2. 分解法: 摆小棒法:
58、 24 - 8= 16 先摆出24根小棒,把其中的一捆先拆成10根,用14根去减8根,体会退位加十的过程。
59、 10 14
60、 6
61、 (三)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
62、 “二班收的易拉罐比三班少几个?”
63、 (1)根据问题能找到哪些有关的信息?
64、 (2)怎样列算式?自己解答2.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65、 三、练习
66、 13-6= 33-6= 53-6=
67、 83-6= 93-6=
68、 教学反思:
69、 【第二课时】
70、 教学内容:
71、 自主练习1—聪明小屋
72、 教学目标:
73、 巩固100以内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
74、 教学重难点:
75、 聪明小屋是本课难点。
76、 教具准备:
77、 练习本
78、 教学过程:
79、 一、自主练习
80、 1.自主练习1
81、 拿出一组练习:45-3= 45-7=
82、 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83、 其他练习自己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得又快又正确的?
84、 2.自主练习2:大减价
85、 (1)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
86、 (2)你能列出算式吗?说一说你列出的算式各部分含义。
87、 3.自主练习3:踩气球
88、 (1)仔细观察图,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89、 (2)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解决吗?
90、 (3)全班汇报交流。
91、 4.自主练习4
92、 (1)仔细观察图,说一说图中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93、 (2)指导学生编数学故事,进行交流。
94、 (3)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列算式计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95、 5.自主练习5
96、 (1)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明确图意。
97、 (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98、 (3)你能解决吗?试着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99、 (4)全班交流。
100、 二、聪明小屋
101、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然后填数。
102、 教学反思:
103、 教学目标
104、 1.让学生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体验统计的必要性.
105、 2.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另一种形式,并能正确填写统计图.
106、 3.培养学生学会分析统计图,并能对可能性做出判断和决策.
107、 教学重点
108、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109、 教学难点
110、 分析统计图,对可能性做出判断和决策.
111、 教学准备
112、 每人一张条形统计图和正方形纸片.教师准备一张大张的条形统计图.
113、 教学过程
114、 一、引课.
115、 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班要开展庆“六·一”的活动,要作什么准备?我们的教室呢?
116、 2.你用什么来布置我们的教室?
117、 3.老师买回了一些气球,你们认为挂什么颜色的气球教室才最漂亮,为什么?
118、 4.气球很漂亮,但是小朋友只能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颜色的气球,把它举起来.
119、 5.大家都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但老师还是不能很准确知道哪种颜色的气球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你有什么办法知道吗?
120、 二、新授.
121、 活动一:讨论解决办法.
122、 1.讨论一下,把你的想法说给同组的小朋友听.(学生之间说)
123、 2.请各组派一个代表说说你们的解决办法.(指名说)
124、 3.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待会就请用你们用询问的方法进行统计.
125、 活动二.认识统计图.
126、 1.请小朋友们拿出你的统计图,谁是小老师说一说统计图上有什么?每种颜色的气球用什么表示?每个格子代表什么意思?统计图该怎么填?
127、 2.统计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28、 3.统计开始.
129、 活动三:分析统计图.
130、 1.请观察你的统计图,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把你知道的说给你的组员听.(小组成员之间)
131、 2.请各小组派代表上来向全班汇报.
132、 (1)从统计图中知道我调查了______人.
133、 (2)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多,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少.我们小组最喜欢______颜色的气球、
134、 (3)喜欢红色的有______人,喜欢黄色的有______人,喜欢蓝色的有______人,喜欢绿色的有______人.
135、 (4)喜欢______颜色的比喜欢______颜色的多(少)______人.
136、 3.你想把你从统计图中知道的告诉大家吗?请你拿着你的统计图,把你知道的告诉你的好朋友听.
137、 活动四:统计全班情况.
138、 1.刚才我们统计了各小组的情况,下面让我们来统计全班的情况.
139、 2.请拿出小红纸,下面请同学分组上来贴.
140、 3.观察这个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谁勇敢,上来做小老师说给同学们听.
141、 (1)从统计图中知道我调查了______人.
142、 (2)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多,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少.我们班最喜欢______颜色的气球.
143、 (3)喜欢红色的有______人,喜欢黄色的有______人,喜欢蓝色的有______人,喜欢绿色的有______人.
144、 (4)喜欢______颜色的比喜欢______颜色的多(少)______人.
145、 4.通过刚才的统计,你知道我们班买什么颜色的气球比较好吗?
146、 5.你能根据统计图猜猜班主任老师最喜欢哪种颜色的气球吗?为什么?
147、 6.寻求答案.
148、 三.小结.
149、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50、 2.布置家庭作业.
151、 教学内容:
152、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统计第一课时组织比赛
153、 教学目标:
154、 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55、 通过活动,培养合作、交流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56、 激发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
157、 教学重点:
158、 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并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59、 教学具准备:
160、 课件、统计表、学生每人一支水彩笔、空白纸。
161、 教学过程:
162、 一、从生活情境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导入统计
163、 六一儿童节的那天,我们五龙小学的小朋友开展了有趣的游园活动,你们想知道都有那些活动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64、 (播放课件)都有哪些活动?
165、 (生答师板书)你们喜欢这些活动吗?那我们也来组织一次比赛,好吗?
166、 板书课题:组织比赛
167、 (指黑板)可是这么多运动项目,我们只能选其中一项活动进行比赛,我们该组织什么比赛呢?(生自由发表意见)
168、 小朋友们意见不一致,这该怎么办呢?(生自由发表意见,师适时导入)
169、 小朋友们的办法可真不少啊!这节课我们就要继续来学习统计。
170、 [从生活情境引入,创设问题情境组织什么比赛,意见不一致,找寻有效的办法--统计。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实用性,必要性]
171、 二、小组合作,全班交流,体验统计过程
172、 我们要怎样才能知道全班小朋友的意见呢?(生自由答)现在我们就先在小组里调查,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只能选择一项自己最喜欢的活动,由小组长做好记录。(用师发的空白纸)看哪组最快?准备好了吗?开始!
173、 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师巡视指导。
174、 [提出学习要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让学生自主地进行统计。培养学生组织、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175、 (各组讨论完毕,排出先后次序)小朋友们表现得太棒了,我们先请冠军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统计结果!(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说说自己的记录方法,将小组调查结果展示在黑板上)小朋友觉得他们调查得怎样?
176、 [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加强合作意识,体会集体的力量大。在比赛之后,体验集体合作成功的快乐感,吸取成功或失败的教训,为下一次合作作好准备]
177、 小朋友们觉得哪种方法更好一些呢?(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178、 师总结:其实刚才小朋友们进行了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统计(师板书:统计)我们用来表示统计结果的这个图就是统计图。
179、 [通过交流成果,总结出统计方法,不硬性规定统计方法,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合理的方法]
180、 刚才小朋友们的统计图做得非常漂亮了,从这几张统计图里你能知道全班小朋友最喜欢什么活动吗?(不能)那该怎么办?(制一张大的统计图)师出示统计表,让我们一起动手把这张统计图填完整,好吗?(师生一起动手填涂)
181、 我们的大统计图制成了,漂亮吗?看这个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82、 (1)生自由提问,集体对每个问题进行系统解答。
183、 (2)师补充生未提出的问题,供学生解答(出示课件)。
184、 三、应用实践
185、 除了举行比赛活动,还需要一些奖品,买什么奖品好呢?(出示课件)小朋友们能应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186、 下面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完成这张统计图,请生一个接一个上台来画上自己最想要的奖品。
187、 请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师做总结。
188、 四、总结延伸
189、 同学们制作统计图的热情真高,不知不觉下课的时间到了,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190、 教学目标:
191、 能利用“一个加数增加,而另一个加数同时减少同样的数,和不变”和“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加上或减去同样的数,差不变”的规律进行巧算。
192、 培养学生的计算策略。
193、 激励学生去探究规律和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94、 重点难点:
195、 培养学生灵活巧算的能力。
196、 教学用具:
197、 教学课件
198、 教学过程:
199、 一、复习引入
200、 师:小朋友们,请你仔细观察这些题,你能发现这几组题中的秘密吗?
201、 生:第一组,第一加数每次增加10,第二加数不变,和每次增加10。
202、 第二组,第一加数每次减少1,第二加数每次增加1,和不变。
203、 第三组,被减数每次减少1,减数每次减少1,差不变。
204、 师:你们都发现了这些题的秘密,真厉害!
205、 我们今天就要来用这些小秘密!看看能不能利用这些秘密使我们的计算更加简便。
206、 二、新授与探究
207、 师:看,小胖他们看到一座美丽的海岛,他们要解决栈道上的数学题,才能登上海岛去游玩。我们和他们一起去试一试吧!
208、 探究一
209、 出示:26+18=□问:26加18怎样算可以容易一些呢?
210、 学生讨论,请你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尝试解答
211、 师:仔细观察这一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212、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
213、 ①一个加数增加1,另一个加数减少1,和不变。
214、 ②一个加数增加2,另一个加数减少2,和不变。
215、 ③将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216、 师:对,做加法时,将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这就是“巧算”。
217、 (出示课题:巧算)
218、 小结:在两数相加时,我们可以把最接近整十数的那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另一个加数相应变化,这样进行计算会变得更容易。
219、 探究三
220、 哪一种方法更容易计算?
221、 出示:82-67=□-□=师:小朋友们,这道题要怎么巧算呢?
222、 生1:82-67=80-65生2:82-67=85-70师:这两种都正确,那么你们觉得那一种更容易计算呢?
223、 生:第二种。(请同学们说说理由)
224、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第二种方法是怎么巧算的。
225、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
226、 小结
227、 ①被减数与减数同时增加与同时减少1,差不变。
228、 ②被减数与减数同时增加与同时减少3,差不变。
229、 师:你们为什么觉得第二种方法容易计算呢?
230、 生:因为第一种方法在计算的时候,我们还要考虑退位,而第二种方法是不需要退位的,好算一点。
231、 师:对呀。我们将减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232、 师:试一试
233、 归纳规律
234、 被减数与减数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差不变。
235、 把减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多了。
236、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已经掌握了巧算的方法,我们现在就去海岛上看一看还有什么题目等着我们!
237、 三、练习与巩固
238、 师:请小朋友们用今天学到的巧算的方法,合理的运用,挑选六道小题中的三题完成。
239、 分组完成六道算式。
240、 师:加法的巧算方法与减法的巧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241、 生:加法:将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242、 减法:将减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243、 师:这堂课小朋友们都学得很好,现在我们就来做个比赛。
244、 比一比,看谁先拿到红旗。
245、 请做的最快的四名学生汇报答案,并给予小红旗。
246、 师:你们都是小能手,请接受奖励。
247、 四、课堂小结
248、 加法:将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249、 减法:将减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250、 教学目标:
251、 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252、 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253、 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254、 教学重点:
255、 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256、 教学难点:
257、 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法。
258、 教学资源:
259、 学具。
260、 教学过程:
261、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62、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讲到小猴子水果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挂图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来了,它对小猴子说:我买9个。你们能看图提出哪些要解决的问题呢?
263、 学生互相说图意。
264、 全班交流,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
265、 应怎样计算呢?
266、 根据回答板书:13-9=□
267、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268、 实物操作。
269、 讲述:假如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270、 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3个怎样减去9个?
271、 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272、 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273、 方法一:10-9=1 1+3=4
274、 方法二:13-3=10 10-6=4
275、 方法三:9+( )=13 9+(4)=13
276、 教材分析:
277、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第二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本册的重难点之一。它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运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278、 单元教学目标:
279、 能够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80、 应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81、 通过数学学习,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82、 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计算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83、 教学重点:
284、 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加法的口算。
285、 教学难点:
286、 理解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的算理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287、 能解答求另一个加数以及相差数的应用题。
288、 进位加法
289、 教学目标
290、 1. 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全过程,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91、 2. 培养同学们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292、 3.体会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293、 教学重点
294、 理解并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95、 教学准备
296、 多媒体课件。
297、 教学过程
298、 一、教学单元主题图
299、 多媒体课件出示第84页单元主题图。
300、 教师:小朋友们知道这是哪儿吗?从这幅情景图中你都知道些什么?
301、 主要引导学生回答出图中的文字信息。
302、 教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303、 引导学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让学生列出算式。
304、 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出这些算式:27+8 45+45 32-17+12等。
305、 教师:这些算式你会计算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306、 (板书课题)
307、 二、教学新课
308、 1.复习旧知引入
309、 多媒体课件出示:改编的例1情景图:把其中的有8辆客车改为有2辆客车。
310、 教师: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11、 学生:从图中可以知道这个停车场货车有27辆,客车有2辆。
312、 教师:一共有多少辆车呢?解决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
313、 学生:27+2。
314、 教师:为什么这么列式?
315、 学生:求一共有多少辆车就是要把客车的辆数和货车的辆数合起来。
316、 教师:27+2又该怎么算呢?
317、 学生: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个位上的7和个位上的2加起来等于9,9再加上20就是29,所以27+2=29。
318、 2.教学例1
319、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
320、 教师:看来小朋友对以前学习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下面我们再看看这个停车场,你发现有变化没有?哪些变了,哪些没有变?
321、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出:这幅情景图中的问题和小男孩说的话都没有变,只是小女孩说的话由原来有2辆客车变成了8辆客车。
322、 教师:现在要求一共有多少辆车,又该怎样列式呢?
323、 学生:27+8。
324、 教师:27+8和27+2在计算方法上一样的吗?
325、 引导学生猜想:它们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我想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326、 教师追问:同学们这个猜想是有道理的,由于它们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所以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都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都要从个位加起。但是同学们在用这个方法计算27+8时会遇到新的问题,究竟会遇到什么问题呢?你们试着算一算就知道了。
327、 学生试着计算后,引导学生回答出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发现在算27+8时,个位上的7+8得15,这个结果比10大,不知结果该怎么处理?此处如果学生知道结果该怎么处理可请学生来讲,他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328、 如果学生不知道结果该怎么处理教师则作如下引导:
329、 教师:是呀,这个比10还大的结果该怎么处理呢?我们可不可以用学具小棒来帮助我们呢?现在请你用小棒摆出27+8,然后算一算它们合起来是多少?
330、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指导。
331、 教师:谁来汇报一下27根小棒加上8根小棒合起来是多少根小棒?
332、 学生:合起来有35根小棒。
333、 教师追问:能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吗?如果你能边演示边说那就更好了。
334、 学生:先拿出2捆零7根小棒,再拿出8根小棒合在一起,零的7根小棒加上8根小棒等于15根小棒,满十了,我又可以把它捆成1捆。新捆好的一捆和原来的两捆合起来就是3捆,也就是30。然后再加上剩下的5根就是35。所以27+8=35。
335、 教师多抽两个学生说一说这个过程。
336、 教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你们通过摆小棒解决了我们这节课上遇到的新问题。
337、 教师:刚才我们用小棒操作的方式解决了进位的问题,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又该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配合操作过程想一想,先可以把这两个加数写在竖式上。然后从哪一位加起呢?
338、 引导学生发现:从个位加起,7+8=15。
339、 教师:刚才在摆小棒的时候你是怎样解决7+8=15这个问题的呢?
340、 引导学生回答:是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新的1捆。也就是把10个一变成了1个十。
341、 教师:也就是说7+8=15时,要向十位上进1,在个位上写5。在竖式上怎样表示这个变化呢?我们在十位上写上一个小1,表示刚才7+8=15中的1个十,再把剩下的5写在个位上。
342、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343、 教师:在这里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儿为什么不把1个十直接写在结果的十位上呢?
344、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十位上的数还没有加,现在进上去的1就把十位占了,一会儿十位上加起来的数就不知写在哪儿了。因此这个进到十位上的1只能记在心里,为了不至于忘记,在十位上写一个小1作记号。
345、 教师: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346、 引导学生说出:接下来要把十位上的2和进上来的1相加,2+1=3,在十位上写3。
347、 教师:通过刚才的探讨,你发现这节课学习的加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有什么不同吗?
348、 学生:以前我们学过的加法个位相加没有满十,今天我们学习的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时满十要向十位进1。
349、 教师小结:这样看来,我们还应该在我们掌握的计算方法上面补充一句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这样加法的计算方法才全面。
350、 教师板书: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351、 三、自主练习,深化理解
352、 教师:27+8小朋友们已经会算了,请看大屏幕上这道算式,你会算吗?
353、 多媒体课件显示:8+27=。
354、 教师:这道算式和27+8相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55、 引导学生说出:相加的两个数完全相同,只是交换了两个加数的位置,计算方法应该也是完全相同的。
356、 学生自主练习计算后汇报结果。
357、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9+75=。
358、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计算过程再全班汇报,汇报时重点要求学生说一说进位的过程。
359、 四、巩固练习
360、 课堂活动1,2,3题。
361、 五、全课小结
362、 教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们在笔算进位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363、 学生回答。
364、 教学目标
365、 1. 经历探究连加、连减计算方法的全过程,掌握10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366、 2. 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67、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价值。
368、 教学重点
369、 掌握10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370、 教学准备
371、 多媒体课件。
372、 教学过程
373、 一、复习引入
374、 黑板上出示:3+8+6= 10+5+2= 15-6-3= 20-5-5=
375、 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后抽学生口述出计算的过程。
376、 教师:这些题是我们在一年级上期时就已经学过的20以内的连加、连减,今天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用我们前面学习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知识学习新的连加连减。
377、 板书课题:连加连减。
378、 二、新课教学
379、 1.教学例1
380、 出示例1情景图。
381、 教师:仔细观察这幅情景图,说一说从这幅情景图能知道些什么。
382、 学生:图中告诉我们少先队分成了三批入队,第一批入队的少先队员有13人,第二批入队的少先队员有18人,第三批入队的少先队员有16人。
383、 教师:根据这个信息需要我们解决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384、 学生:一共有多少名少先队员入队?
385、 教师:根据你前面的学习经验,我们该怎么列式解答?
386、 要求学生列出算式:13+18+16。
387、 教师板书:13+18+16。
388、 教师:这个算式该怎么算呢?同样是加法,它和我们前面学习的进位加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389、 引导学生说出:前面我们学习进位加法只有两个数相加,这里有三个两位数相加,是一道连加算式。
390、 教师:再比较一下13+18+16这个算式和我们黑板上的3+8+6这个算式,你又有什么发现?
391、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后回答出:两道都是连加,只是连加的范围不同而已,3+8+6是20以内的连加,13+18+16是100以内的连加。
392、 教师:那它们的计算方法是否一样呢?
393、 引导学生猜测它们的计算方法可能是一样的,都要数位对齐后,从个位加起,相加满10都要向前一位进1。
394、 教师: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下面请小朋友们在小组内合作,比一比,看哪些小组想的办法更多、更好!
395、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后再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汇报。
396、 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种算法进行汇报:
397、 ① 整十加整十,个位数加个位数,然后再合起来:10+10+10=30 3+8+6=17 30+17=47
398、 ②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另一个数相加:13+18=31 31+16=47
399、 ③ 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第一个数相加:18+16=34 34+13=47
400、 学生汇报后,教师整理在黑板上并追问:除了这些算法,我们可不可以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竖式来计算呢?用竖式又该怎么算呢?
401、 引导学生尝试列出竖式后,抽其中的两个同学到黑板上板书。
402、 主要引导学生列出下面的竖式:
403、 (1)
404、 (2)
405、 如果有学生能列出竖式的第二种写法就请学生列出后说一说他是怎么想的,如果没有学生列出竖式的第二种写法教师则作如下的引导:
406、 教师:其实这种竖式还有另外一种写法,大家想知道吗?
407、 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后再抽一学生到黑板上板书。
408、 教师:竖式的这两种写法是一样的吗?相比之下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409、 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竖式,其实计算过程是一样的,但相比之下,第二种写法更简单一些。
410、 教师:不管是用哪种方法计算,你觉得三个数连加与两个数相加相比,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呢?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411、 学生:三个数连加比两个数相加要复杂一些,特别是涉及进位的问题,因此要特别注意。
412、 教师小结:在计算连加的算式时,同学们可以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方法来算。
413、 2.教学例2
414、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
415、 教师:同学们已经会算连加的算式了,根据这个情景图,你又能列出怎样的算式?
416、 学生:50-18-13。
417、 教师:这是一个什么算式?
418、 学生:连减算式。
419、 教师:这个连减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连减算式比有什么不同?
420、 学生:以前学的连减算式是20以内的,50-18-13是100以内的连减,并且需要退位。
421、 教师:根据我们前面的学习经验,你能试着计算这道连减算式吗?
422、 教师放手让学生试着计算,教师巡视观察,发现不同的算法,对有困难的学生尽量指导学生用竖式进行计算。
423、 学生尝试计算后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板书连减的算法,主要引导学生列出以下两种竖式计算:
424、 (1)
425、 (2)
426、 学生列出竖式后请学生分别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427、 教师:在做这道题时哪个地方最容易做错?能给其他的同学提个醒吗?
428、 让学生发现最容易做错的地方就是两次相减时都要退位,因此要按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一步一步地思考每步的计算结果。
429、 教师:在做连加连减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430、 引导学生回答:在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中依然要注意进位和退位的问题。
431、 三、巩固练习
432、 教师:同学们已经会做连加连减的算式了,下面让我们来练习一下:
433、 让学生看图独立完成课堂活动(1),(2)小题后集体订正。
434、 四、全课小结
435、 教师:同学们,在今天这节课上,你都学会了些什么?有哪些收获?
436、 学生回答。
437、 教学内容:
438、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7页。
439、 教学目标:
440、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441、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442、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2)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43、 教学重点:
444、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445、 教学难点:
446、 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447、 教具准备:
448、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实物风车,学生准备:图形卡片、做风车的材料。
449、 教学过程:
450、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451、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452、 生:风车。
453、 师: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454、 生:图钉、小棒、纸……
455、 生2:我来补充,要用正方形的纸。
456、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457、 1. 师:你们说得很对,做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面了,是个老朋友了,请你回忆一下,上个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平面图形?
458、 生: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459、 师: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
460、 生:长方形。
461、 师:为什么?
462、 生:因为它们都有四条边,而且很直。
463、 生:因为它们都有四个角。
464、 [以亲切的谈话帮助学生回顾了旧知识,很自然地引出了长方形,找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方便了下面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的教学。]
465、 2. 师:对,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466、 生:两条长边,两条短边。
467、 师:好,那我们先来看看两条长边,你发现了什么?
468、 生:上面的边和下面的边一样长?
469、 师:也就是两条长边一样长,你怎么知道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师动手折)。你说的很正确,两条长边一样长。你们能说说两条短边会出现什么现象吗?
470、 生:自己动手折一折。
471、 师:除了用折纸的方法,还可以有什么方法知道两条长边、两条短边一样长?(用直尺或绳进行测量……)
472、 3.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折痕。
473、 师:看,这是我们刚才折纸时留下的痕迹,老师用笔把它描出来。(师动手用红粉笔描)快看,一个大长方形分成了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小长方形。换句话说,如果有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小长方形就可以拼组成一个大长方形。
474、 [先让学生观察图形的边,得到一个猜想,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证明他们的猜想,体现了观察→猜想→证明的认知过程。对于学生可能用的多种方法,教师都给予鼓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475、 4. 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
476、 生:正方形的四条边都一样长?
477、 师:你们同意吗?那就用你桌上的白正方形纸折折看吧,可以和旁边的同学商量商量。同样我们能不能用其他的方法知道正方形的四条边都一样长?
478、 [学生动手证明,可用不同的方法,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479、 5.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正方形的折痕。
480、 师:看,这是我们刚才折纸时留下的痕迹,老师用笔把它描出来。(师动手用红粉笔描)快看,一个大正方形分成了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换句话说,如果有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就可以拼组成一个大正方形。这还有一种刚才折纸时留下的痕迹,老师用笔把它描出来。(师动手用红粉笔描)快看,一个大正方形分成了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小三角形。换句话说,如果有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小三角形就可以拼组成一个大正方形。
481、 三、动手实践,拼组图形
482、 师:说了半天了,你们想不想动手拼一拼。快看看你们手里有什么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
483、 1. 师:左面4列的同学拿出2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长方形;右面4列的同学拿出四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正方形。要求求你们用手中的图形拼组出一个大的平面图形,看谁拼的方法多,还能最先拼好。开始。
484、 生
485、 短边相接拼组成一个大长方形。
486、 长边相接拼组成一个大长方形。
487、 边与边相接拼组成一个大长方形。
488、 边与边相接拼组成一个大正方形。
489、 角与角相接组成的图案。
490、 2.选一些形状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看能拼出哪些平面图形?
491、 [利用图形卡片的拼组,体会图形间的联系及边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于学生的不同拼法,教师应给以鼓励,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新理念。]
492、 四、游戏活动
493、 师:刚才同学们用各种图形进行的拼组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图形的拼组,同学们表现都非常好。(板书课题)
494、 1. 拼图案。
495、 师: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帮一个忙。老师家买了许多地板砖,一般四块地板砖就能拼成一个图案,现在老师这儿就有四块地板砖的样本,请你们发挥想象为老师家设计地板图案,你们愿意吗?
496、 [以帮助老师设计地板砖为引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以地板砖的样本拼组,感受图形的对称之美。]
497、 2. 拼熊猫。(第30页的第6题)
498、 老师非常感谢你们,要送给你们每人一件小礼物。(出示熊猫图),你们喜欢吗?不过这件礼物需要你们进行拼组才能得到。(指导学生进行拼组)
499、 五、动手操作,体会图形间的关系
500、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还帮老师设计了地板图案。你们想不想亲手做一个漂亮的小风车?这里有做风车的过程(出示分解图),你能说说怎样做吗?(在正方形纸上剪出四个三角形,就做成了风车。)
501、 怎样在正方形的纸上剪出四个三角形?
502、 可是老师想出个难题来考考你,老师手里有张长方形的纸,你能用它做一个风车吗?(把长方形的纸剪成正方形的经纸再做。)
503、 怎样将长方形的纸剪成正方形的纸?
504、 出示圆形,问:这是什么形状?用圆形纸做风车,先做什么?(把圆形的纸剪成正方形的纸再做。)
505、 怎样将圆形的纸剪成正方形的纸?
506、 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各种图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注意:在做风车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哪些图形?
507、 (全班同学动手做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508、 谁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509、 生:我先把一张长方形(或圆形)的纸剪成正方形,在正方形纸上剪出四个三角形,就做成了风车。当这个风车转起来时就是一个圆。
510、 [让学生在做风车的过程中体会多种图形间的转换和联系。]
511、 六、总结
512、 师:谁来说说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513、 教学目标:
514、 通过调查、数数活动,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515、 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百以内的数,知道10个10是100。
516、 通过选择合适的数数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517、 设计思路:
518、 体现数与生活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课前安排小调查,课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分类、数数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
519、 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地学习。数数中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行,对于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520、 教学过程:
521、 一、谈话引入
522、 老师今天第一次给一年五班的小朋友上课,先给大家来个自我介绍吧!我姓吴,今年34岁,身高155厘米,体重46千克,家住东山大道138号,每天上下班乘坐11路公共汽车。我平时喜欢听歌,这不刚买了个MP3,花了我398元。
523、 小朋友们能象老师这样说一句带有数字的话吗?(指名说一说)
524、 看来生活中的数字可真多,你们会数数吗?谁能从1数到20?(指名数)
525、 谁能接着往下数?(数字接龙数到100)
526、 除了一个一个地数到100,谁还有其它的数法?(指名2个2个地、5个5个地、10个10个地数到100)
527、 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528、 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
529、 二、数100以内的数
530、 课件演示主题图:春天来了,草原上来了许多的羊在玩耍,猜一猜一共有多少只?(学生自由猜)
531、 究竟猜得对不对呢,我们还是来数数看吧!(学生翻看书上的主题图数一数)
532、 汇报一下你们数得结果吧!(100只)100可比我们以前学的数多得多呢,你们是怎么数的呢?(学生汇报)
533、 课件演示:10只羊圈在一起是一个十。教师边演示学生边数:1个十、2个十、3个十……9个十、10个十)
534、 10个十是多少呢?(学生齐答100)
535、 教师板书:10个十是100
536、 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在书上画圈再数一遍。
537、 三、学生操作
538、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物品,数出100个来,要求使人一看就知道是100个,比一比谁数得又快又准。
539、 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数的,并展示自己的物品。
540、 四、数的组成
541、 老师在黑板上摆小棒,学生观察,并说说一共摆了多少根。
542、 师:谁能说说老师是怎么摆的呢?(先摆了2个十根,再1根1根地摆了9根)那么2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呢?
543、 师:你们能照老师的样摆一摆吗?
544、 老师说一个数学生摆出来,并说说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45、 五、巩固练习
546、 完成课后相应的习题。
547、 六、游戏
548、 数字接龙:老师报一个数字,学生接着数出它后面的5个数或前面的5个数来。
549、 教学目标:
550、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计算;
551、 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55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53、 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思想。
554、 教学重点:
555、 整十数加一位数的计算及实践运用
556、 课前准备:
557、 口算卡、教学挂图(自制)、小红旗、小棒
558、 教学流程:
559、 一、沟通交流、兴趣导入
560、 教师出示口算卡,进行口算练习
561、 师:小朋友们,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562、 10+20=20+10=10+()=30
563、 ()+20=30()+10=15()+()=30
564、 夺红旗比赛
565、 ①、教师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写数。师:小朋友,加油啊,写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将会获得一面小红旗。
566、 ②、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珠子下面写数。
567、 ③、诱导学生说说以上几个数的组成。
568、 兴趣导入
569、 师: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棒,老师很高兴,你们还想不想解决更好玩的问题呢?
570、 生:想。
571、 师:好,那就让我们继续努力吧!
572、 二、提出问题,师生互动
573、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
574、 师:谁能告诉大家,他们都正在做什么呢?
575、 生1:他们正在买东西呢!
576、 生2:……
577、 师:说得好!图上的小朋友叫小明,小明可喜欢喝牛奶啦!这几天,小明表现得特别好,特别听爸爸、妈妈说的话,他妈妈很高兴,就带小明到商店去买牛奶。售货员阿姨先给小明妈妈30瓶牛奶,再给小明2瓶牛奶。现在,老师想问大家,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578、 生1: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
579、 生2:一共花了多少钱?
580、 生3:小明喝了2瓶,还剩多少瓶?
581、 师:你们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吧!
582、 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和“还剩多少瓶?”的问题板书,逐一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583、 教学30+2
584、 师: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585、 生:一共买了32瓶牛奶,用加法计算。
586、 师:说得真好,那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计算呢?谁来说说?
587、 生:妈妈拿了30瓶,小明拿了2瓶,问“一共有多少瓶?”就把妈妈拿的和小明拿的合起来,一共是32瓶。
588、 师:你真棒!那谁来告诉老师,应该怎样列式?
589、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列式(板书):30+2=32
590、 教学32-2
591、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妈妈一共买了32瓶牛奶,小明喝了2瓶后,还剩下多少瓶?应该怎样列式呢?
592、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2-2=30
593、 师:谁能告诉大家,32-2=30,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594、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算法,多让几位学生说一说他们的算法,鼓励学生上讲台摆演用小棒演示计算过程。
595、 教学2+30
596、 师:同学们表现都很棒,现在老师想再出一道题考考大家,比一比谁最聪明?
597、 教师板书:2+30=
598、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汇报。
599、 三、知识点拔
600、 师:结果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601、 生:……
602、 师:我们以前已经知道“3+2和2+3”的结果是相等的,只是变换了一下数的位置而已,所以“2+30与30+2”的结果也是一样的。这也是我们以后将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
603、 四、实践操作
604、 摆一摆,算一算
605、 ①、教师先摆小棒,学生认真观察后写出算式,并计算
606、 a、先摆3捆(每捆10根),再摆6根
607、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摆演,集体纠正。
608、 b、先摆3捆与5根,然后拿走5根(教法同上)
609、 ②、教师先写好算式,让学生摆
610、 a、30+5=b、6+40=c、46-6=
611、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板演,让学生自由发挥,引导学生自主评价,集体纠正。
612、 ③、“小老师”写算式,学生摆小老师写算式,学生跟着摆,小老师评价。
613、 看图列算式
614、 ①、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615、 如图:
616、 先摆摆出
617、 再摆拿走
618、 一共□○□=□还剩□○□=□
619、 请学生板演,并说一说这样做的理由,最后集体纠正。
620、 五、巩固与拓展
621、 数学小游戏(小马过河)
622、 师:今天,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现在,大家愿不愿意用自已所学的数学知识来帮助别人做一件好事呢?
623、 生:愿意!
624、 师:真是好样的!你们个个都乐于助人,都是好孩子。(边说边贴出游戏图)
625、 师:“三月三”快到了,马妈妈叫小马把节日的礼物送给外婆,可是外婆家又住在智慧河的那一边,小马必须算完这些题,才能到达外婆家。小马遇到困难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
626、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图上的题目,最后的三道题为开放题,没有固定答案,应让学生多说一说,要鼓励学生用小棒进行演算。
627、 师:同学们的数学学得真好,轻轻松松就能用自已的知识帮助小马做一件好事,小马和外婆都非常感谢你们,还祝你们“三月三”快乐。
628、 小结
629、 你们今天过得快乐吗?为什么?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呢?
630、 一.独立填写。
631、 数学游戏
632、 课题阅览室第二课时备课人
633、 教 学
634、 二、数字游戏:
635、 课题跳绳
636、 教 学
637、 出示图片:
638、 小松鼠捡了一大篮子松果,它吃了25个,篮子里还剩17个,谁知道小松鼠原来有几个松果?25+17=42(个)
639、 告别了小松鼠,来到湖边,湖里的荷花粉红粉红的,一只只蜻蜓在空中飞舞,它们在找自己最喜欢的花朵,咱们帮它们找一找。独立连线P64看图连线。
640、 快来看那边,大象妈妈正在考小象呢?
641、 小象:我今年3岁。 象妈妈:你出生时我29岁。
642、 你们知道象妈妈今年多少岁吗? 29+3=32(岁)
643、 看那只淘气的小猴在干什么?给小鹿量身高。
644、 小花:92厘米 小点:73厘米 小黄:比小花矮,比小点高
645、 小黄可能多高?请选择:(56厘米 73厘米 80厘米 95厘米)
646、 几只笨熊想玩跷跷板,快来算一算,算好后帮它们把跷跷板画好。
647、 数学活动:
648、 淘气哥哥拿着20元钱去买玩具,他可以买什么?
649、 出示图片:玩具枪:11元 玩具汽车:21元 洋娃娃:18元
650、 玩具熊:13元 拼图:7元 积木:9元 球:5元
651、 小组讨论:有几种买法,每种买法花多少钱?找回多少钱?
652、 数学游戏:
653、 猜猜我是多少?
654、 (1)我比38大17。 38+17=55
655、 (2)我减13就是60。 60+13=73
656、 (3)我加上20就是52。52-20=32
657、 三、把得数排队:
658、 68+17 94-48 62-18
659、 82-35 38+25 49+27
660、 ( )<( )<( )<( )<( )<( )
661、 教学内容:用数学 (p19:例3)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
662、 教学要求:
663、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664、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665、 学会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数学问题。
666、 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67、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668、 教学重点:
669、 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670、 教学准备:主题图二幅
671、 教学过程:
672、 师:春天到了,教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郊外进行春游活动,同学们来到郊外,非常开心,吃过饭后,便玩起了游戏。
673、 一、说一说
674、 出示主题图:(例3的主题图)
675、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676、 还有什么发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677、 1)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
678、 2)13个同学玩捉迷藏的游戏,这里有6个同学
679、 3)有16个同学来踢球,已经来了9个人。
680、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吗?比一比,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试一试(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681、 想一想,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试一试
682、 (板演,齐练,评讲)
683、 如:第1小题:8+6 8-6
684、 问: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算,说说你的理由?
685、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再全班说一说。还有没有与他不一样的算法吗?
686、 (其它各题与以上相同)
687、 b:出示“做一做”的主题图
688、 学生观察:
689、 问:(1)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说给你的同学听。再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690、 (2)你能够根据你所看到的说成一个数学小故事吗?试一试(四人小组互说)
691、 (3)指名说(3――――5人)
692、 (4)你们有根据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693、 (5)除了刚才的这些问题,你还能提出其它的问题来并且列出算式吗?讨论一下,互相说一说。
694、 二、练一练
695、 完成p21:1
696、 出示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697、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编出一个数学小故事吗?四人小组互说,然后指名说
698、 (2)你能根据你编的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
699、 (3)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名板演。
700、 (4)你能说说它们各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吗?
701、 p21:2
70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703、 三、全课总结
704、 (略)
705、 四、完成课外作业
706、 教学目标
707、 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708、 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709、 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710、 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711、 教学重点
712、 学会简单分类
713、 教学过程
714、 一、创设情景 探究新知
715、 感知分类
716、 出示例1
717、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
718、 揭示课题, 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719、 (板书课题:分类)
720、 巩固发展 体验分类
721、 按形状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
722、 讨论汇报。
723、 板演分法。
724、 还可以怎么分?
725、 二、巩固提升 发散创新
726、 课件出示练习七3题,学生集体完成。
727、 开放练习 拓宽思路(分正方体) 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另外一袋学具,请给这些物品分类。学生小组活动(4分钟) 汇报交流
728、 三、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
729、 四、板书设计:
730、 分类
731、 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732、 按形状来分一分
733、 按颜色来分一分
734、 教学目标:
735、 使学生能初步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736、 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737、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738、 教学重点:
739、 初步正确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特别注意过九的数。
740、 教学难点:
741、 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742、 教具准备:
743、 计数器、数字卡片
744、 教学过程:
745、 (一)复习:
746、 复习数位表:
747、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个、十、)对!
748、 “那么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11?”(指名回答,说一说数位表示的意思)
749、 (二)导入:
750、 “刚才表示的数都是20以内的数,如果是20以上的数又应该怎样表示呢?谁知道24这样用计数器表示?”
751、 说一说数的组成。
752、 (学生讨论,教师指名回答)
753、 写作:24读作:二十四)
754、 (三)新课:
755、 想一想应该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42?(指名回答)
756、 想:42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所以在十位上拨4,在个位上拨2。
757、 写作:42读作:四十二
758、 (1)教师拨珠子:十位4颗,个位3颗
759、 “请问珠子表示的数是多少?”(指名回答)
760、 板书:写作:43
761、 全班齐读“十位是4,个位是3,所以读作四十三”
762、 读作:四十三
763、 练习巩固:
764、 (1)接拨珠子,分别用指名答、开火车答、全班齐答等方式。过九的数:39,49,59,69,79,89,
765、 (2)教师读数,学生听数并动手写数,再全班对答案。
766、 (3)同桌2人合作,一人说数,另一个人在听写本上写数,要求写数和读数都要写出来。每人说3个数。
767、 (4)巩固练习
768、 个位是7,十位是4,这个数是()。
769、 65的6在()位上,表示(),5在()位上,表示()。
770、 一个两位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7,第二位是2,这个数是()。
771、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读数和写数。(板书:读数、写数)其实方法和20以内数的读写都是一样的。不知道小朋友们是否都熟练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写呢?好我们现在来做练习。
772、 教学目标:
773、 在计数物品数量的活动中,初步了解学生对数数的理解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
774、 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775、 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并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776、 教学重点:
777、 初步掌握数数的方法。
778、 教学难点:
779、 能正确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780、 教学准备:
781、 多媒体课件、情境图、实物。
782、 教学过程:
783、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784、 教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在今后的日子里你们要和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好多问题呢!大家有信心学好数学吗?
785、 教师:学习数学首先要会数数,你会数数吗?那你能从1数到10吗?数数看。
786、 二、探索新知
787、 激发观察兴趣
788、 教师(多媒体课件显示):这是一所漂亮的小学校。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自己先看一看。
789、 教师:把你看到的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790、 教师: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
791、 引导学生逐一数出数量是1~10的人和物
792、 教师:大家都会数啊!真不错!我们能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先数数目比较小的,再数数目比较大的?
793、 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
794、 (1)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
795、 教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一面国旗图并加上圈。)
796、 教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797、 教师:同学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什么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一位老师、一栋教学楼、一个足球……)
798、 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出示相应的图片,并告诉学生,它们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注意此时要帮助学生梳理语言,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799、 (2)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800、 教师:同学们再数数看,数量是“2”的东西都有什么呢?(配合学生的回答,依次贴出教科书4~5页上的各图片及对应的数字卡片。)
801、 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教师可以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数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得对不对。
802、 教师:同学们,你们发现这样数有什么好处吗?
803、 教师:如果以后让你数数,你打算怎么数?(适时渗透小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范)
804、 认读1~10各数
805、 (1)教师领读各数,同桌互相读一读。
806、 (2)教师打乱顺序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读。(为了了解学生认识这10个数的实际情况,教师还可安排一些游戏:如接龙数数游戏、跳数10个数等。)
807、 数身边的数
808、 教师: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都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周围或生活中有没有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的事物呢?
809、 学生不会说的话教师启发:数教室里的数(如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一行有几个课桌……);数自己身上的数(如你有几只手?你有几只眼睛……)。
810、 课后延伸
811、 教师:下课后数一数校园里的事物,看看有多少。放学后,再数数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老师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812、 三、全课总结
813、 教师:今天,我们数了漂亮的小学校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希望同学们做一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
814、 一、教学目标
815、 (一)知识与技能
816、 使学生在解决关于人民币的简单问题时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
817、 (二)过程与方法
818、 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初步学会有序思考。
819、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820、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及数学的应用价值。
821、 二、教学重难点
82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
823、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解决问题策略,指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
824、 三、教学准备
825、 学具:书籍封面的图片纸。
826、 四、教学过程
827、 (一)创设情境,理解题意
828、 出示情境。
829、 教师:玲玲和妈妈在书店看到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书,可是零用钱只剩下13元了,妈妈也没有带多余的零钱。于是,妈妈就跟玲玲说:“我们今天先买两本书,你就把13元正好花完吧,没有买到的书,我们下次再买。”玲玲这下有点犯愁了,该买哪两本书呢?同学们快来帮帮她吧!
830、 理解题意。
831、 出示问题:用13元正好可以买哪两本书?
832、 教师:谁来读一读?
833、 (预设)学生1:语气平淡,没有突出“正好”。
834、 学生2:突出“正好”。
835、 教师:有同学突出了“正好”两个字,那么“正好”是什么意思呢?
836、 (预设)学生1:生活中的意思是不多也不少。
837、 学生2:这道题中“正好“的意思是把这13元都花完,不剩钱。
838、 揭示课题。
839、 教师:玲玲该怎么选书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840、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841、 (二)探究问题,寻求策略
842、 在尝试解决问题中获得方法。
843、 教师:请你拿出第一张纸,用你喜欢的方式独立完成。
844、 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老师巡视监控,收集学生信息。
845、 (预设)学生会出现不正确答案:5+7=12(元)或6+8=14(元)。
846、 教师监控:
847、 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再次审题,重点理解“13元正好要花完”的意思。5+7<13,说明有剩余;6+8>13,说明超出了13元,只能等于13元。
848、 教师引导学生把错误的算式变成对的。例如:
849、 在算式5+7=12(元)中,把5换成6或者把7换成8。
850、 (预设)学生依据单价找书的名称;依据总价找到缺失的书价钱,并找到书的名字,最后修复账单。
851、 小结: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依据条件逐步推理出结果。
852、 (三)回顾总结
853、 这节课上,什么知识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854、 今天学习的解决问题策略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比如,一把锁只能用配套的钥匙开门,如果有很多把钥匙,那么哪一个是配套的钥匙呢?我们通常会逐个尝试找到配套的钥匙,这个过程就是“尝试──调整”策略。
本文[高级伪原创标题]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