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行业资讯

传“6月底全面下架”!专家提醒 世界聚看点

2023-06-30 16:14:10 新晚报

今年3月,监管部门就保险公司产品利率分布、负债情况等进行了行业调研。次月,监管部门对部分寿险公司进行窗口指导,要求对新开发产品的定价利率进行调整。据业内消息,3.5%预定利率的保险产品将在6月30日前集中下架,新上架产品的利率或将下调至3.0%左右,这也引发销售端的“炒停潮”。

根据业内测算,如果将预定利率从3.5%调降至3.0%,那么受影响最大的终身寿险对应的涨价幅度大概在20%,这也意味着投保人如果购买储蓄型寿险产品,获得的收益将随之下降。


(相关资料图)

停售倒计时?

业内人士:

3.5%预定利率的保险产品

6月底将全面下架

“6月底3.5%将‘团灭’!谢幕在即,把握最后上车机会。”这是某人身险销售人员发布的朋友圈。近两个月来,类似的理财型保险营销文案在保险圈内广泛流传。

多家银行和保险公司业务人员均向记者表示,近期已有多款预定利率为3.5%的人身保险产品被限额或下架,所有预定利率为3.5%的保险产品到6月底之后都将停售,此后销售的保险产品预定利率都要求在3.0%或以下。

预定利率下调早有信号。据此前报道,今年3月底,原银保监会就向20余家寿险公司发布调研通知,调研内容就包含降低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对保险公司的影响等,这也引发了业内对于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的猜测与关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龙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与产品定价的预定利率挂钩,它对寿险公司或者说整个行业的风险具有一定的影响,一旦保险公司承诺给客户的预定利率高于当期投资收益率,再加上一些运营成本等,保险公司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利差损风险。

其实,为了防范行业的利差损风险,监管部门早在2019年就曾下调过一次预定利率。2019年8月30日,原银保监会下发通知,要求将普通型养老年金或十年以上的普通型长期年金的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上限由“复利4.025%和预定利率的小者”调整为“复利3.5%和预定利率的小者”。此后一段时间,4.025%的年金险逐渐淡出市场,预定利率3.5%的产品开始站上C位。

记者注意到,受制于投资能力和资本金的限制,一些采取激进定价策略的保险公司正在陆续停售相关产品,“炒停售”热潮下,部分头部寿险公司的产品销售人员也纷纷催促客户赶在“6月30日停售期限”抓紧“上车”。

预定利率下调意味着产品价格上涨

储蓄型寿险产品是否还值得买?

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是因为其与投保者利益息息相关。对投保者而言,预定利率下调,意味着相关保险产品价格上涨,带给投保者的利益也就降低了。

预定利率从3.5%降至3.0%,相当于保险产品涨价多少?据东吴证券非银团队测算,当预定利率从3.5%下调到3.0%后,年金险、终身寿险、定期寿险、两全险和健康险对应毛保费涨幅分别为18.4%、19.5%、3.5%、7.5%和16.4%。从利率敏感性排序来看,终身寿险>年金>重疾>两全>定期寿险。

预定利率调整

对保险财富类产品影响分析

来源:东吴证券研报

在多位专家看来,停售潮之后,与此前相似,行业或会面临销售疲弱的一段真空期。“调降预定利率,短期内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储蓄保障型寿险产品的吸引力。不过长期来看应会逐步恢复常态。”郭金龙告诉记者。

据招商证券研究员分析,从中长期看,预定利率下调后保险产品刚兑的市场稀缺性正在逐步显现,储蓄类产品需求持续存在,后续保费预计将逐步恢复正常。

东吴证券亦给出了相对乐观的预计,即便预定利率下降(从3.5%到3.0%),对追求保本长期稳定收益的客户影响不大。“相比2021年初重疾险炒停后长期健康险销售持续低迷不同的是,当前储蓄型业务外部销售环境是持续且明显改善的,或者说即使没有炒停,储蓄型业务表现本来就不差。”

那么,预定利率下调至3.0%后,与银行的储蓄、理财产品相比,储蓄型寿险产品是否还具有足够竞争力?对此,多位受访专家均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一方面,储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呈现出下降趋势。今年6月以来,多家国有行、股份行先后下调部分人民币存款利率,除活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出现调整外,多家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也出现明显的下调。多位专家均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从中长期看,市场无风险利率下降是大势所趋。这些都给保险业调降预定利率提供了空间。

另一方面,郭金龙指出,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等储蓄型寿险产品的收益是锁定的,长期来看,收益率相对较高。

关于最后一点,蜗牛保险经纪首席精算师兼联合创始人李致炜也有着同样的看法,他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利率下行大背景下,投资者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避险需求较高,而与储蓄、理财产品相比,储蓄型寿险产品具备锁定长期、稳收益的能力。“所以我认为即便预定利率降到3.0%,储蓄型寿险产品仍有优势,具备一定的吸引力与竞争力。”

分红险将成下一阶段主流产品?

专家:

不利于投资者锁定未来风险

应理智看待

虽然目前预定利率调降政策尚未正式落地,但已有不少保险公司陆续下架增额终身寿险产品

各家保险公司在开发预定利率为3.0%的传统型产品承接现有定价产品的同时,也将目光聚焦到了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这类收益浮动的理财型保险产品上。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分红险可能是市场下一阶段的主流产品。在人保寿险总裁助理、总精算师乔利剑看来,带有分红性质的保险产品是一个相对比较好的能够有效抵御利差损的产品。“因为有一定的保证收益,如果经营好又可以共享投资收益。所以我觉得分红险无论从客户需求还是从公司的选择上,未来它的重要性和占比会有一定的上升。”

分红险,是指保险公司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将上一会计年度该类分红保险的可分配盈余,按一定的比例、以现金红利或增值红利的方式,分配给客户的一种人寿保险。分红水平主要取决于保险公司的实际经营成果。

招商信诺人寿保险公司总精算师付玉艳表示:“2019年定价利率从4.025%到3.5%的时候,激进公司的增额终身寿产品收益率在4.4%左右,分红险和固收类产品拉不开差距;定价利率从3.5%继续下调,分红险的优势得以凸显。目前在这个时间点上,从演示利率来看,分红险是占绝对优势的。”

为什么分红险占有绝对优势?究其原因是因其“浮动收益”。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郭梦在其分析报告中指出,以分红险、万能险为代表的收益不固定的人身险产品在预测每年收益时,可以展示预定利率的分红险(现价部分)+分红演示以及年金险+万能险,相较于即将调整的3.0%预定利率,这类产品的中长期演示收益更高,也正因为有这部分“红利”,预定利率下降对其影响相对较小,因此业内人士判断,这类产品或将会成为主流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理财性质更突出的分红险产品更加考验保险机构的资产配置能力。

今年1月,原银保监会发布的《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规则》首次要求保险公司披露分红实现率指标,同时取消高、中、低三档演示利率表述,调低演示利率水平。一方面,这有助于提升分红型保险的透明度,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另一方面,也与市场利率长期走低趋势相符,有利于引导行业关注自身利差损风险的同时,合理引导保险消费者预期。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也就意味着其资产配置能力将进一步接受大众考验。

“从保险公司层面来讲,要应对目前市场在产品供给上面临的巨大变化,归根结底需要保险公司形成长期投资的能力,而不是靠简单变换产品以维持产品竞争力、吸引客户。”李致炜指出,思考如何在投资端更胜一筹,提升产品的长期收益表现,这才是保险公司应着力解决的本质问题。

在投资者层面,李致炜也提醒:对于分红险应理智看待。从某种角度来讲,分红险对于特别想在未来锁定风险的投资者而言是不利的,而且该产品容易产生销售误导,存在一定的风险。

来源:南方都市报(nddaily)、N视频报道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李楠

审核:郭启迪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